癫痫病因
癫痫症状
癫痫危害
癫痫治疗
癫痫诊断
癫痫护理
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科普:癫痫发作的“昼夜节律”!睡眠与发作的微妙关系!
文章来源: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发布时间:2025-05-17
睡眠是癫痫的“双刃剑”:
睡眠剥夺:长期熬夜、睡眠不足会显著增加发作风险,尤其易诱发全面性发作。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代谢和神经递质的平衡,使大脑神经元更容易出现异常放电。例如,青少年熬夜玩游戏、学习,成年人因工作压力熬夜加班等,都可能导致癫痫发作频率增加。
睡眠期发作:部分患者仅在睡眠中发作,如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(BECTS),表现为夜间口角抽搐、流涎。这种癫痫多见于儿童,发作时通常不影响意识,孩子可能仍在睡眠中,但家长可能会观察到孩子口角不自主抽动、流口水等症状。
改善睡眠,稳定病情:
建立规律作息:固定上床、起床时间,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。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影响睡眠质量。建议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,营造一个安静、舒适的睡眠环境。
优化睡眠环境: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,温度适宜(18 - 22℃)。可以使用耳塞、眼罩等辅助工具,减少外界干扰。调节室内温度,避免过热或过冷影响睡眠。
治疗睡眠障碍:如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,需佩戴呼吸机或手术治疗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导致患者夜间缺氧,影响大脑功能,增加癫痫发作风险。对于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,佩戴呼吸机可以改善通气状况;对于存在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,可能需要手术治疗。
研究进展:新型抗癫痫药物(如吡仑帕奈)可改善睡眠结构,减少夜间发作,为患者带来福音。吡仑帕奈通过调节大脑中的谷氨酸受体,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,不仅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,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。